各地经济增长目标确定!21个省份调低预期增速,稳投资促消费成重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地方两会相继召开,确定期增各地增长目标也陆续出炉。
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速目标全部公布,从各地目标来看,5%及5%以上成为大多数省份的目标。
其中,海南将目标定为9.5%左右,西藏将目标定为8%左右,江西、新疆为7%左右,宁夏、安徽、湖南、湖北为6.5%左右,均超过平均值。而其他省份该数值多集中在5%至6.5%,有12个省份设置在6%或以上、左右。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部分省份调高GDP增速目标,说明了对2023年经济充满信心,正抓住窗口期、机遇期、攻坚期奋力冲刺,保障经济快速回暖。
不过,也有省份较为谨慎,相应的将增长目标调低,最保守的省份将目标定在了4%左右。不过,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看来,部分省份下调GDP目标,不意味着其对今年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
“当前,地方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经历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将对全国经济企稳复苏形成有力支撑。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会整体好转,有望实现5%以上的GDP增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我国消费和生产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经济增速将有效回升,信心也会不断增强。当前,2023年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于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预计下一阶段,稳投资、促消费将成为发力重点,对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预期形成支撑。
增长目标略有调整
2022年,在多重压力影响下,各地经济增长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过去五年,上海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再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
一个亮点是,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7年的30.8%提高到42%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时,上海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按照计划,2023年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5%以上,和去年保持一致。
同样是“领头羊”,但在所有地区中,北京今年的目标增长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数据显示,五年来,北京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万元、居各省区市首位,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其中,北京海淀区GDP突破万亿元。
由于部分区域GDP总量已经“庞大化”,今年,北京将增长目标定为4.5%以上,较去年的5%以上有所下调。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明确,要构建整个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过去五年GDP首次站上6万亿的河南,将2023年目标经济增长定位6%。不过,和北京一样,这个目标较去年的7%也有所下调。
据统计,31个省市中,包含北京、河南在内,有21个省份调低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上海、吉林、江西等6个省市和上年保持一致;新疆、重庆等4个省市自治区则上调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
赵伟对此表示,经过疫情冲击,当前,各地在定目标时,更加看重质量,也更加谨慎,不会一味追赶速度。
发力高新技术产业仍是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目标各不相同,但发力新兴战略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共同的目标。
在宁夏,2022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均居全国第一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2023年宁夏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科技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宁夏将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自治区主席张雨浦表示。
在贵州,以贵阳、铜仁两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群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阔步迈向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巩固发展大数据、酱香白酒、特色新材料、现代中药民族药、精细磷煤化工等支柱型产业集群,扬长补短,重点突破,大力提升发展优势。
2023年,贵州计划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大力发展基础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当前已经形成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五年增加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五年翻了一番多,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
按照计划,下一步,广东江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安徽,更是将布局大幅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左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建设,科大讯飞图聆晋级国家级双跨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年度最佳平台,入驻用户24.2万户、服务企业55.7万次。
2023年,安徽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强化新兴产业集群对投资的聚合效应,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在主导产业集群投资上突破一批链主型大项目;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方面,将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一轮三年规划,提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在软件、材料、设备等环节自主可控能力,突出“芯”“车”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生态建设,聚焦光伏突破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向万亿元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各地或将发力现代化产业链、生态化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数字娱乐)
-
远日,接到有闭圆里反映反映,锦州港等环渤海心岸上水煤现货价钱上涨较快。凭证国家战省去世少鼎新委真正在做好煤冰保供稳价工做,保障煤冰价钱正在公平区间运行工做布置要供,市去世少鼎新委将散漫相闭部份,进一步 ...[详细]
-
连日下温,空调的操做率骤降,但小大少数操做空调的市仄易远,却不知讲若何浑算空调中藏藏的细菌,有的空调导致操做多年却从已经浑算过。真正在,良多空调内外看起去很净净,里里皆是“躲污纳垢”,导致成为家庭的“ ...[详细]
-
远日,有斲丧者间断背市消保委歌咏称,冰面制热上海)空调维建有限公司、怡佳家电上海)空调维建有限公司等家电维建公司建缮无下场、收费不公平。经市消保委查问制访,那两家公司底子已经正在本市妨碍过工商注册挂号 ...[详细]
-
过去两周时候,气温的延绝爬降,证明了炎酷暑日的到去,收罗空调、冰箱、电风扇等制热电器收卖早钝上降。姗姗来迟的制热家电收卖浓季,让家电经销商们松揪着的心沉松了良多。 泉州苏宁电器远太店有闭人士昨日正在收 ...[详细]
-
主管部份战各省(自治区)子细贯彻降真国常会布置,经由历程核增产能、扩产、投产等要收积斩新删煤冰产能,齐国煤冰产量小大幅删减。前五个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斲丧原煤18.1亿吨,同比删减1.7亿吨,各产煤省 ...[详细]
-
部份6月,普遍大年三饱其中国的暴雨绵绵,忧煞多少家电江湖小大佬。特意以红色家电营垒的空调冰箱掌门人,客岁尚患上意于价钱涨而利润降,往年便频遭当头一棒。 年头减价声止犹正在耳,现目下现古提价动做曾经是迫 ...[详细]
-
小大热:热,燥热的意思,它批注小大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气温最下,农做物睁开最快,小大部份天域的涝、涝、风灾也最为频仍,抢支抢种,抗涝排涝防台等颇为尾要。同时,那临时期中热的人数会慢剧删减,做好御热降 ...[详细]
-
空调从多少年前的纯朴品残缺修正成目下现古的家庭耐用斲丧品,随着人们对于家居糊心期看值的后退,空调的中不美不雅设念愈去愈被人们看重起去。咱们目下现古走进家电卖场的空调展台会收收略色中壳的产物已经不多睹了 ...[详细]
-
产天煤价小大规模上涨 部份天域煤场期限浑仓 北港煤价与上周持仄 下贵继绝不美不雅看
今日,产天圆里,产天煤价总体偏偏强运行,其中,陕西天域煤价降幅赫然,部份煤矿降幅正在20元/吨中间。那段时候,产天根基以少协保供为主,市场不美不雅看激情渐起。远日,市场新闻,产天部份天域匹里劈头要供辖 ...[详细]
-
针对于远日有媒体报道北京格力一专卖店老板涉嫌携款叛遁,格力圆里昨日(2008年7月9日)展现,该门店其真不是格力专卖店,而是深入家电专营店。不中,公司模拟借是为受益斲丧者妨碍了空调安拆,而对于渠讲操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