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经济增长目标确定!21个省份调低预期增速,稳投资促消费成重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地方两会相继召开,确定期增各地增长目标也陆续出炉。
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速目标全部公布,从各地目标来看,5%及5%以上成为大多数省份的目标。
其中,海南将目标定为9.5%左右,西藏将目标定为8%左右,江西、新疆为7%左右,宁夏、安徽、湖南、湖北为6.5%左右,均超过平均值。而其他省份该数值多集中在5%至6.5%,有12个省份设置在6%或以上、左右。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部分省份调高GDP增速目标,说明了对2023年经济充满信心,正抓住窗口期、机遇期、攻坚期奋力冲刺,保障经济快速回暖。
不过,也有省份较为谨慎,相应的将增长目标调低,最保守的省份将目标定在了4%左右。不过,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看来,部分省份下调GDP目标,不意味着其对今年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
“当前,地方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经历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将对全国经济企稳复苏形成有力支撑。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会整体好转,有望实现5%以上的GDP增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我国消费和生产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经济增速将有效回升,信心也会不断增强。当前,2023年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于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预计下一阶段,稳投资、促消费将成为发力重点,对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预期形成支撑。
增长目标略有调整
2022年,在多重压力影响下,各地经济增长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过去五年,上海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再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左右。
一个亮点是,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7年的30.8%提高到42%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时,上海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按照计划,2023年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5%以上,和去年保持一致。
同样是“领头羊”,但在所有地区中,北京今年的目标增长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数据显示,五年来,北京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万元、居各省区市首位,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其中,北京海淀区GDP突破万亿元。
由于部分区域GDP总量已经“庞大化”,今年,北京将增长目标定为4.5%以上,较去年的5%以上有所下调。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明确,要构建整个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过去五年GDP首次站上6万亿的河南,将2023年目标经济增长定位6%。不过,和北京一样,这个目标较去年的7%也有所下调。
据统计,31个省市中,包含北京、河南在内,有21个省份调低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上海、吉林、江西等6个省市和上年保持一致;新疆、重庆等4个省市自治区则上调了预期增速,幅度为0.5个至1个百分点。
赵伟对此表示,经过疫情冲击,当前,各地在定目标时,更加看重质量,也更加谨慎,不会一味追赶速度。
发力高新技术产业仍是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目标各不相同,但发力新兴战略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共同的目标。
在宁夏,2022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均居全国第一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2023年宁夏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科技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宁夏将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自治区主席张雨浦表示。
在贵州,以贵阳、铜仁两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群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阔步迈向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巩固发展大数据、酱香白酒、特色新材料、现代中药民族药、精细磷煤化工等支柱型产业集群,扬长补短,重点突破,大力提升发展优势。
2023年,贵州计划把发展工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大力发展基础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当前已经形成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五年增加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五年翻了一番多,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
按照计划,下一步,广东江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安徽,更是将布局大幅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左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建设,科大讯飞图聆晋级国家级双跨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年度最佳平台,入驻用户24.2万户、服务企业55.7万次。
2023年,安徽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强化新兴产业集群对投资的聚合效应,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在主导产业集群投资上突破一批链主型大项目;大力招引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行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方面,将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一轮三年规划,提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在软件、材料、设备等环节自主可控能力,突出“芯”“车”联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生态建设,聚焦光伏突破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向万亿元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各地或将发力现代化产业链、生态化产业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设计师推荐)
- 北溪管讲担当宽峻破损,拷打国内煤价再次反弹上涨
- 中国最特意的止业::“276!”煤冰供小大于供的无奈之举!
- 北边小大部即将开启下温“蒸煮”模式,对于煤价的反对于强度若何?
- 浓季需供不及预期 煤价继绝走强
- 中国挪移5G为煤矿财富数字化转型注智赋能
- 2024年煤价上涨较预期偏偏早远一个月,尾要影响成份齐正在那边了!
- 同比降降31.8%,煤冰利润往那边了?
- 内受古公司矿建公司坐异名目喜获中国职工足艺坐异功能一等奖
- 陕西煤业:估量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删减192%到200%
- 七月上旬煤价会继绝上涨吗?
- 中国神华煤价仄稳半幼年赚27亿 年内股价涨38%控股股东3.65亿删持
- 澳昆州格罗妇纳冶金煤矿突去世机灾,影响多少多?
- 陕西煤业:估量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删减192%到200%
- 秦港5500报价850,同比下50元/吨!
- 春天煤冰市场 背上借是背下?
- 一小大型煤企董事少救命
- 或者将逾越98急流!强降水影响猛然删小大,煤冰市场担当热遇!
- 下温燥热vs煤冰市场降温冷清 非电止业错峰限产 本周伊初产天、心岸齐线提价!
- 眼下市场那个场所时事,其原因事真是运输不畅借是出有需供?
- 运销总体韩乡分公司上半年累计提供省内电煤31.62万吨
-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润迪蓝天幼儿园开展全体教职工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views+
- 处理能力翻倍 厦门海沧污水处理厂今年内扩建 views+
- 厦门口罩生产企业可获四类资金补助 views+
- “献血达人”张振军15年献血10000毫升 views+
- 注意防骗!工信部曝光一批涉诈高风险APP views+
- 厦门全面排查整治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隐患 views+
- 厦航将连续三年为4万余名援鄂医务人员送免票 views+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造完工 views+
- 我市“全民阅读”活动暨“书香定州”惠民书市正式启动 views+
- 厦门支持力度再升级 9条措施支持企业恢复发展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