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资源整合再下一城!“新老”央企融合,五矿稀土实控人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稀土行业资源整合再下一城。集团9月13日,新老五矿稀土发布公告显示,稀土稀土稀土于近日收到中国稀土集团通知,资源整合再下中国五矿股份持有的城央1.5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1%)已过户至中国稀土名下,本次划转已完成。企融
本次划转完成后,合矿中国稀土集团将直接间接合计持有五矿稀土3.9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0.08%。五矿稀土实际控制人由中国五矿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副总裁孙连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资源整合为下游高科技领域的巨大需求作出充足准备,对我国稀土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国资委‘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具体落实。”
“此次重组是国资委推动央企之间专业化整合的又一案例,有助于优势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新老”央企的资源整合
稀土领域“新老”央企的相互融合,为稀土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对于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成立于1998年五矿稀土,是一家主要从事稀土氧化物等产品生产运营,以及稀土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的国资企业。记者了解到,近十年来,五矿稀土业绩波动较大,发展并不平稳。
据其年报显示,2013-2016年,五矿稀土营收四连降,净利润也经历了“盈转亏转盈”的大幅波动,业绩发展并不平稳;而在2017-2021年,五矿稀土营收由7.16亿元增至29.73亿元,增幅达3.15倍;净利润也由3051万元增至1.95亿元,增长5.4倍。
在这种发展不稳定的状况下,五矿稀土的存货却一直处于高位。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五矿稀土存货账面价值为22.1亿元,与总营收持平,占流动资产比例高达62.4%,报告期,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15万元,占利润总额达2.75%。
同时,受今年上半年稀土产品价格大涨的影响,五矿稀土的盈利能力再次实现跨越式提升。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五矿稀土实现营收22.01亿元,同比增长39.82%;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大增79.85%;扣非净利润3亿元,同比大增80.43%;此外,净利润也实现了大增,为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5倍。
相比较成立已久、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五矿稀土,中国稀土集团是去年年底刚刚成立的一家新央企,注册资本1亿元,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持有其31.21%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此次资源整合,中国稀土集团作出承诺,将自承诺出具日起五年内,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转让、业务调整或其他合法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调整或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维生素’,在军事、冶金、石油化工领域,和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等新材料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21世纪高科技和功能材料的宝库。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储量大国,也是第一生产大国,在稀土产量和冶炼技术方面在全球领先,稀土也是我国少有的在全球具有统治力与主导权的资源品种。”孙连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此之前我国稀土资源分别控制在不同的央企和地方国企手中,即使在央企也分布于不同的公司,资源分散、竞争策略、经营业绩差距很大,可以说稀土企业持续整合,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促进国内稀土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提高国际稀土话语权。”
孙连才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此次资源整合也为下游高科技领域的巨大需求作出充足准备,也是国资委‘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具体落实。”
为央企重组提供参照
事实上,稀土领域的国资资源整合早有端倪。
早在2020年12月10日,内蒙古国资委就在北方稀土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试点改革推进研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改革是北方稀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但之后北方稀土在国资改革方面的资本运作的消息较少。
2021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大力推进稀土等领域专业化整合。紧接着,12月,由中国铝业、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等组成的中国稀土集团诞生,与北方稀土形成南北呼应,塑造一南一北两大稀土集团的新格局。到了今年5月24日,中国稀土集团举行仪式,赣南稀土矿山升级改造全速复产,结束了长达6年的停产。
今年6月,北方稀土披露控股子公司包头市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拟吸收合并公司控股子公司包头科日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北方稀土指出,此次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关压减企业层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产业集中度,整合子公司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减少管理跨度和交叉持股,降低管理成本。
近几年,稀土行业频繁进行资源整合,在优化其自身领域的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央企重组提供了参照。
“稀土领域的整合不仅提供了央企层面同业重组参照,同时也提供了央企与地方国企重组整合的样本。”孙连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存在的使命是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需要以经济组织的形式参与,央企就是不二之选。不管是‘做大、做强、做优’国企,还是‘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改革方向与目标,本轮国企改革的核心目的与使命十分清晰。”
目前,多个领域改革提速,地方和中央国企改革均进入收尾阶段。据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前各央企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科技创新)
- 坐秋将至 后绝市场若何看!
- 国企改革百米冲刺!稀土行业整合优势资源,北方稀土两家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
- 多批蔬菜大米支援上海!国家发改委强调畅通好“最后一百米”物资配送|快讯
- “二师兄”发威,4月CPI重回2时代|快讯
- 心岸市场需闭注政策影响
- 一季度3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8万亿元,阶段性优惠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快讯
- 叫停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网信办“清朗”行动剑指网络黑产
- 国务院常务会再提稳物价!记者实探北京菜市场:CPI为何4月重回“2时代”?
- 5月份山西煤冰价钱走势分解
- 政策利好水利概念股拉升跟涨,高能环境27.58亿元定增顺利过会「环保周评榜」
- 印度禁止小麦出口无碍中国粮食进出口格局,新麦即将上市价格或出现回落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消毒规范:避免盲目、过度消毒,入户消毒应尽量减少损害|快讯
- 欧洲新删需供反对于澳煤价钱反弹
- 一季度进出口增长超10%,疫情阴影下中国外贸为何迎来“开门红”?
- “东数西算”机缘下的煤冰止业数字化转型
- RCEP推动全球数字贸易发展,亟待建立全球统一的贸易规则|快讯
- 定了!2022年养老金上调4%|快讯
- 繁忙港口再现:5月重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2%,宁波港创历史新高
- 国家收改委收文尺度电煤中经暂开同煤量要供
- 朱民:中美利差倒挂无需担忧,我国货币政策仍然充足|快讯
- 借鉴!西昌市森林木本水险橙色预警 views+
- 今晚8:00|严把清明“防火关” 筑牢森林“防火墙” views+
- 西昌邮政:拷打综开便仄易远驿站建设 挨通“最后一百米”智慧邮政处事 views+
- 今晚8:00|凉山: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views+
- 国家牢靠部宣告危害我国国家牢靠典型案件 views+
- 小大桥水库灌区两期工程太战隧洞乐成贯串 views+
- 凉山州与小大有硕能真业有限公司妨碍座讲 views+
- 德昌:卡面值守不放松 宽把失败“防水闭” views+
- 凉山州工贸牢靠斲丧治标攻坚三年动做规画布置暨工贸牢靠斲丧专题培训会召开 views+
- 教育部妄想睁开2024年齐仄易远国家牢靠教育日行动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