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节能减排划定目标:单位能耗5年下降13.5%,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
摘要:1月24日,十四五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节能减排降严提出到2025年,划定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单位化学需氧量、耗年下氨氮、格合氮氧化物、理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制煤8%、炭消10%以上、费增10%以上。十四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节能减排是目标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对“十四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部署十大重点工程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抓好节能减排工程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事实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在“十四五”起步之年实现了良好开局。1月24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去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要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而此次《方案》出台,将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对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提出要求: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与此同时,要求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对于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方面,上述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优化总量减排指标分解方式,将重点工程减排量分解下达地方,污染治理任务较重的地方承担相对较多的减排任务。改进总量减排核算方法,制定核算技术指南。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总量减排监督管理。 “‘十四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给,不断巩固提升环境治理成效,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新的更大力量。”该负责人在提及《方案》出台的背景时说道。 事实上,《方案》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开展了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一直为人所关注。因为无论是从煤炭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来看,还是从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来看,煤炭的危害都大于其他任何广泛应用的能源来源。 为此,《方案》也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 “《方案》提出不同区域煤炭消费量的下降要求,这呼应了政策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煤炭开发加速西移的趋势。”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说道。 事实上,2020年5月18日,国家已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山东、安徽、河南、黑龙江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煤炭产量缩减,陕西和新疆地区的煤炭产量增加,煤炭产业不断向西部迁移。 而在“十三五”建设时期阶段,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也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 袁帅认为,能源产业是国家最根本的保障,我国是煤炭大国,这是由地质结构赋存所决定的,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较高,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能源来源,煤炭产业的没落已逐步呈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袁帅在接受时直言这其实是件好事。但他也指出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煤炭依旧将作为我国能源供应主体能源,新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撼动或者替换煤炭的主体地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而在《方案》中,也明确表示了将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稳妥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减量;推广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改造,加大落后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退出力度。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永泰能源散广煤矿深入对于标竖坐 后退培训水仄
- 煤市崛起!侵略1200!煤价誓要涨“破”天?
- 2024年煤价正正在履历第两轮反弹,八小大原因拷打那一轮上涨!扑朔迷离、颇为不测
- 4月格外受古煤冰价钱环比降降
- 仄易远用电背荷回降 后绝市场若何看?
- 中煤新散心孜东矿:谱写三部直 奏响牢靠斲丧主旋律
- 特慢陈说:产天重启白班斲丧!煤价惨遭血洗
- 广汇能源:2023年回母净利润51.73亿元 同比降降54.37%
- 不雅见识:让煤企科研释放更小大盈利
- 4月煤冰进心量继绝删减 产天频仍调价 总体煤矿一日多涨 心岸空气悄然起变
- 中旬煤价要停上来“歇歇足”
- 心岸煤价假性回热 节后仍有上涨压力
- 2022年8月份河北省煤冰价钱上涨0.5%
- 煤价或者告辞800元/吨
- 五月六月,煤价有上涨趋向!
- 【江湖数据】欧洲心岸煤价跌至远两月低面
- 2022年8月份河北省煤冰价钱上涨0.5%
- 小大家皆购购购煤价定会一飞冲天!
- 电煤价钱走势偏偏强,再涨空间不小大!
- 铁辰智能携新品小大吨位新能源无人驾驶宽体矿用车初次明相第18届鄂我多斯煤专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北京通报四家碳核查机构报告被退回,碳数据核查“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环保利剑
- 扩内需成效初显!前两月投资消费回暖明显|快讯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可抵扣个税!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至7项
- 累计发送旅客3.48亿人次!铁路春运正式收官|快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增不会减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我国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
- 猪价低迷为何龙头猪企却加速出栏?未来猪价要靠消费支持
- 大连买多套房便宜了,契税下调至3%|快讯
- 外贸平稳开局!前2个月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民营企业占比超五成|快讯
- 年后各地“抢人大战”正酣,多地大手笔包机包车跨省招工
- 新零售业的中场战事:消费复苏下加速布局,中国品牌颠覆全球零售格局
- 千亿资产重组要来了!中直股份打响2023年军工央企重组第一枪
- 1月15日起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恢复运营,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快讯
- 鸡蛋市场调查:连降六周后蛋价悄悄“抬头”,未来还会不会有过山车?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
- 央企投资开门红:前两月完成投资超3500亿元,下一步重点投向哪些领域?
- 调查!新希望超12亿元资产减值计提为哪般?公司回应“有助于公司轻装上阵”|财务异动透视镜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八个字概括中国经济前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 2022年CPI同比增长2%,12月猪肉价格上涨22.2%|快讯
- 直击北京年后招聘现场:线下招聘火爆,宣传单都不够用了
-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快讯
- 一个月三次聚焦风电能源建设,西部将迎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下一步将瞄准哪些地区?
- 元旦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预计最高峰发送旅客500万人次|快讯
- 产量迈上了2000万吨台阶后,大豆收购价高开低走,后市如何?
- 12月制造业PMI创新低,疫情冲击正在见底|快讯
- 亮相两会“部长通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为何再提强化环评?|聚焦2023全国两会
- 生态环境部:2022年办理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 “双碳”连续两年成最受关注议题|快讯
- 代表委员谈减税降费:纾困解难,切实助企|聚焦2023全国两会
- 50天超百万人次出入境,广深港高铁加开跨境列车12.5对|快讯
- 逐月向好!一季度进出口增长4.8%|快讯
- 央企重组又来大动作!中国中化全资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涉及万亿元资产
- 地震致土耳其伊斯肯德伦港停摆:集装箱倒塌、大量船舶等待,全球贸易影响几何
- 发改委拟在吉林、内蒙古多地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西部产业转移为何选在这五市?
- 中国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总理记者会为就业“开药方”|聚焦2023全国两会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重大战略区域、重点城市群将探索减污降碳有效模式|聚焦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 3%!2022年GDP出炉,其中四季度增长2.9%|快讯
- 消费回暖竞争加剧,饮料赛道行业巨头创新谋变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相比GDP老百姓更在乎身边具体事
- “一带一路”十年硕果累累,多方呼吁加强数字化合作|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 以技术破局!高新技术成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经之路
- 李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香港澳门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涉及光伏、风电!传统能源巨头中国能建发力新能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0亿元
- 1月CPI同比增长2.1%,猪肉价格影响减小|快讯
- 出远门的人多了!一季度铁路客运同比增长66%,货运屡创新高|“经济复苏”调研行
- 看病更方便了!河北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 前两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快讯
-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今年上海国企改革这么干!
- 央企整合开年好戏连台!涉及医疗、军工、新能源多个领域
- “三孩”可领18000元!沈阳开始发放育儿津贴,除了“发钱”还能如何鼓励生育?
- 开年建设起跑!北京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多位于发展新区,总投资超420亿元
- 输血实体经济,减税降费再发力
- 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任重道远,金融如何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护航?|“经济复苏”调研行
- 住建部定调2023楼市:“预售制”未一刀切取消,防“金蝉脱壳”,投机炒房仍将严控
- 2月PMI52.6%,制造业景气继续回暖|快讯
- 哈尔滨冰雪经济热起来:春节游客量大涨,订房价格翻了2.5倍|新春走基层
- 又见“抢票大战”!直击疫情三年后的首个春运:没什么能挡住回家的脚步
- 进出口一季度开门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16.8%!外贸企业“出征”广交会
- 各地经济增长目标确定!21个省份调低预期增速,稳投资促消费成重点
- 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继续扩大,种业龙头企业机会来了
-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信部鼓励工业大省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