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热点 >>正文
如何穿过“猪周期”?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建议深挖每头猪的潜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会声音
社会热点1456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秦英林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23年的亏损属于正常,符合经济规律。充分竞争市场经济利润是0。如果某一年行业利润非常高,一定会在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资本进来,导致产能过剩,价格降低,行业亏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中国是过全国人高质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产业发展对保障老百姓猪肉供应,端好“肉盘子”,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然而,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养猪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不仅满足有肉吃,还要更好吃,更健康、更美味。无论从行业健康发展还是满足消费者更高标准的需求看,都需要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今年两会期间带来了多项建议,为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过去养猪是靠勤劳辛苦,从2010年至2020年是靠投资拉动,要靠数量扩增,才能承载起现有的研发、技术、人才。但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当前国家养猪密度大,疫病多;导致养殖效率,比如PSY、日增重、成活率等均还有进步的空间,需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突破,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秦英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坦然面对周期
对于生猪行业来说,2023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从养殖收益看,2023年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
对此,秦英林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23年的亏损属于正常,符合经济规律。充分竞争市场经济利润是0。如果某一年行业利润非常高,一定会在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资本进来,导致产能过剩,价格降低,行业亏损,低谷就来了。
需要指出的是,生猪市场一直存在着周期波动,通常以3—5年为一个周期。自2000年以来,我国生猪市场已经经历了5次完整猪周期。但不同以往的是,此次猪周期的磨底时间明显拉长。
面对猪周期变化,秦英林指出,看周期要看全周期。在2020年就应该看到2023年的低谷,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经济的眼光,符合企业发展的思考。如果只看到高利润,不看低利润,投资就会带有短视效应,这时候投资是不理智的,被高利润冲昏了头脑。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利润阶段,都会吸引很多人,都会造成过剩、低谷、踩踏,这些教训是无数次的循环。我们需要汲取经验,否则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
事实上,在生猪价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的情况下,如何穿越周期是市场对所有猪企的考验。
“周期谁也回避不了,我们能做的是:坦然面对周期,奋力向内求。外部环境是一样的,内因是根本。突破猪周期,靠自己;养猪人体面有尊严,要靠自己。只有向内求,向己求,向下扎根,才能驾驭不确定,向确定性进发。”秦英林坦言。
在此情况下,牧原股份深挖每头猪的生长潜力,力争每头猪600元的利润空间。据了解,在2023年,牧原股份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挖潜了139元。
对于未来,秦英林表示,将继续坚持元点发力,底层突破,持续围绕养猪20大技术做创新,以前沿技术成为养猪传统产业中的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猪肉品质,提高养猪效率,推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猪肉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秦英林认为,保障猪肉供应是养猪产业发展的基础,“提供物美价廉的猪肉”才是行业存在的价值。
当下,养猪产业需要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做更物美价廉的产品,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把猪养得更好,让行业成本降下来,猪肉价格就降下来了;同时不断提升品质标准,以满足千家万户的消费需求。
“我们虽然从事的是养猪这个环节,但要有全产业链思维,前端种养一体,后端连接着消费者的美好生活。要把养猪融入大农业,大食物体系中去做,依靠技术创新,赋能养猪环节更大的价值,养猪人受人尊重,这是对养猪高质量发展的期望,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秦英林说道。
在他看来,生猪产业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生产模式变革。过去是一家一户养猪。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外部环境的压力让行业快速向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像现在的空气过滤、排风除臭都成了养猪的标配。二是装备变革。不再是机械装备,而是智能装备。三是技术变革。特别是疫病防控技术,如何赶上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找到了路径,现在需要快速去把它落地变现,有了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突破,将会让行业跨越到一个非常高的生产水平上去。四是效率提升。预计很快,我们的生产成绩,就会和欧美国家先进水平达成一个比较高的一致水平。五是猪肉品质会提上去。
“这五大项变革听起来好像很平淡,但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秦英林说。
为此,秦英林建议:一是坚定不移加大技术创新。坚持长期主义,向下扎根,从技术元点出发,寻求突破,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养猪技术水平,助推养猪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定不移推进疫病净化,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共建无疫区,打造高健康猪群,提高养猪生产效率,节约资源,生产高品质猪肉;三是支持、推进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养殖场粪肥资源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充分结合,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五是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以产业问题、企业需求为导向,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下一篇:春天煤冰市场 背上借是背下?
相关文章
“标杆煤矿”助力探供煤冰止业绿色去世少之路
社会热点呵护矿山“绿”底色,补益去世态金银山。绿色去世少因此效力、调以及、延绝为目的的经济删减战社会去世少格式,现古已经成为一个尾要趋向。绿色低碳转型也是煤冰止业尾要去世少标的目的,煤 ...
【社会热点】
阅读更多8月内受古煤冰价钱环比上涨
社会热点2024年8月份受气温天气修正、本油价钱仄稳、农业斲丧历程战修筑工程进度等成份影响,内受古煤冰价钱环比上涨。据商务部斲丧质料市场监测系统数据隐现,8月份,内受古煤冰仄均价钱为844.81元/吨,环比上 ...
【社会热点】
阅读更多库存延绝降降 节后第一天心岸煤价蓄势上涨
社会热点9月18日,中秋节假期预先下班第一天,北圆心岸煤价参考如下:5500小大卡:860元/吨(+3)5000小大卡:763元/吨(+3)4500小大卡:674元/吨(+4)除了心岸,产天圆里也总体呈现煤价 ...
【社会热点】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甜蜜的烦恼”!满记甜品被曝大面积关店,老字号甜品店如何打破“许留山”魔咒?
- 住建部“新春第一会”再聚焦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银行融资
- 商务部最新回应:美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是不实指责|快讯
- 直击疫情后首个常态化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爆满,预计人流创历史新高
-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建议加强老年教育投入保障|两会声音
- 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快讯
- 客货两旺!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500万人次
- 央企反腐又打一虎!卸任9年后中国电建原董事长范集湘被查
- 1月PMI回升至49.2%,生产指数达到近4个月高点|快讯
- “蒜你狠”重出江湖:金乡大蒜供不应求,价格飙至五年内新高,收储商无奈观望
- 新信号!住建部部长两会提“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三年过渡期可行吗?|两会重磅
- 消费踩油门!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 重返景气区间!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快讯
- 如何穿过“猪周期”?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建议深挖每头猪的潜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会声音
- 生猪市场新年遇冷!节后亏损或持续,二季度有望迎来转机
- 国企改革迎关键年!央国企上市公司重组整合发力,新一轮改革加速
- 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上市公司如何突出价值创造导向?
- 突发!中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退休4年后落马|快讯
- 5.2%!2023年全年GDP超126万亿元|快讯
- 直击燕郊商铺爆炸现场:附近居民称鞋飞出去好几米远,“幸好学校上课早”
- 6个月来高点!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
- 铁路助力海南出岛汽车归家!首批12车120台车辆经铁路托运集中运出|快讯
- 未来产业“路线图”出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将形成哪些标志性产品?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派对游戏“明战”,网易腾讯纷争四起
- 增长10%!前两月中欧班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快讯
- 重要信号!住建部再提“三定”政策,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
- 1月PPI下降2.5%,降幅有所缩窄|快讯
- 国资委开年会议释放新信号:聚焦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多次点题人工智能
- 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宿州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本
- 调查!红海航道危机,集装箱船舶被迫绕航、运价大涨致数量大降七成,中欧班列机会来了
- “要让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 交通部副部长李扬:智慧交通还将进一步发力|聚焦博鳌
- 春节8天收入164亿元,持续火爆的哈尔滨如何留住“泼天富贵”?|新春走基层
- 五大建筑央企前两月新签合同总额超1.1万亿元,建筑业景气度继续回暖
- 从源头治理到事心双解,宿州心理服务“落地”学校和社区
- 古陶瓷溯源破局: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 重磅!市值管理或纳入央企责任人业绩考核,2024年哪些领域投资将加大?
- 刘明胜重掌国家电投!能源央企密集换帅背后:清洁能源转型将进一步加速
-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引导|两会声音
- 中国宝武收购中粮包装获批,打响龙年央企整合第一枪
- 猪价回暖下,三大上市猪企3月生猪销量分化,谁增谁减?
- 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
- 低温雨雪冰冻来袭!部分铁路、高速公路停运、关闭|快讯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美联储今年可能降息,AI的爆发点燃通胀预期
- 实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主打低碳可循环,全面实现绿电自给自足|聚焦博鳌
- 口述!暴雪冻雨的春运:一个伴娘的武汉三日“历险记”
- 去年15名“一把手”被查,处分375人次,央企反腐持续高压态势
-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 7%!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快讯
- 2023年税费收入达31.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44.8%
- 碳市场再次释放扩围预期: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
- 需求复苏带动“经济风向标”回暖,1月PMI超季节性回升背后
- 1.07亿人次坐火车回家了!春运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中石化近三年现金分红超1400亿元,马永生称“目前没有股本融资计划”
- 预计2024年全球失业人数增加200万人,亚洲整体失业率明显低于全球水平|快讯
- 国资委最新部署来了!中央企业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大力推进电力低碳转型,让以碳价为主的绿色环境价格发挥作用|聚焦博鳌
- 一季度成绩单揭幕在即,企业家座谈会明确未来政策发力方向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将加大对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防范和惩处|快讯
- 9946万人次春节假期行至路上!节后铁路客流仍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餐饮收入大增20.4%,2023年消费增长7.2%|快讯
- WTO遭遇边缘化,龙永图:应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聚焦博鳌
- 49.1%!春节因素导致2月PMI微降|快讯
- 亚洲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快讯
- 一年超两亿台家电报废,工商联环境商会建议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电器、电子废弃物行为|两会声音
-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发布:江苏独占鳌头,浙江、山东和河南均“上双”|快讯
- 潘功胜: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中|快讯
-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
- 全面突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节后生猪价格重回“6元时代”,仔猪价格持续走高,后市行情如何?
- 返程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春运,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前两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7%|快讯
- 生态环境部:积极稳妥推进EOD模式创新,以投资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快讯
-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加强学校预制菜监管,审慎推进预制菜进校园|两会声音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数字经济全面融入经济社会,赋能实体经济还有哪些挑战?|聚焦博鳌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 中国黄金从“甩锅”到“接锅”!记者实探:涉事加盟店“中国黄金”Logo已撤,直营门店已停止办理黄金托管业务
- 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超3400万吨|快讯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
- 全国铁路春运今日启动,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快讯
- 受春节错位影响,1月CPI同比下降0.8%|快讯
- 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GDP超126万亿,同比增长5.2%
- 实探北京线下金店:店内人山人海仿佛“菜市场”,消费者越涨越买|新春走基层
- 前两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快讯
- 2023年养一头猪亏76元!牧原股份或现上市来首亏,仍坚定看好今年猪价
- 春运期间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快讯
- 31省份敲定今年GDP目标:平均5.5%!2023年“成绩单”有9省已迈上新台阶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客货运“春运时刻”来临:大宗年货送到拉萨,应对冻灾各地保障力度加大|新春走基层
- 增长9.5%!前两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快讯
- 又有上市公司出手!投入1000万元作为婚育福利金,鼓励生育从何处发力?
- 2023年全年CPI上涨0.2%,居民收入上涨6.3%|快讯
- 铁路货运新图今日起运行!快运班列及大宗直达货物列车数量进一步增加|快讯
- 去年日赚9.46亿元!三大石油央企大手笔分红近1800亿元
- 以中国为范本!亚洲加速绿色发展|快讯
- 大豆进口居高不下,豆粕减量替代将继续,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是否已开放?
- 下降0.1%!3月PPI降幅环比收窄|快讯
- 增长7.4%!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快讯
- 十佳新闻人物李兴开:从空调技师到守业老板—万维家电网
- GMCC 两款环保缩短机强势助攻热媒交流—万维家电网
- 智能空调“擂台赛”开挨 声誉评测:志下已经成第一—万维家电网
- 成龙获奥斯卡毕天去世绩奖 助阵志下止业争霸—万维家电网
- 志下携智能云空调及新足艺产物明相迪拜展—万维家电网
- 果粉新祸利!海我齐球尾款HomeKit空调争先尝陈—万维家电网
- 11.11!好的家用空调齐网收卖突破3.72亿!—万维家电网
- 声誉评测中中空调:志下功能、处事指数最佳—万维家电网
- 统帅哆啦A梦定制空调开启苏宁收费试用通讲—万维家电网
- 单11海我秀凋谢坐异功能:智能空调销量第一—万维家电网
- 《中国日报》减拿小大版刊登好的空调新动态:讲中国制制财富去世少新讲—万维家电网
- 论足艺,科龙空调以及李安同样有讲话权—万维家电网
- 2016海我可可智慧引收单11小大家电市场?—万维家电网
- 减价风浪减轻空调止业洗牌,挨算转型是破局闭头—万维家电网
- GMCC齐能耦开缩短机夺患上中国家电科技后退奖—万维家电网
- 夏日去了,为甚么浑洗空调很需供?—万维家电网
- 直里回足“强横人” 格力会成为下一个万科吗?—万维家电网
- 掀秘:GMCC自力缩短足艺眼前的卓越故事—万维家电网
- 治花渐欲迷人眼 7小大品牌变频空调足艺哪家强—万维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