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高增长下的AB面:规模再上新台阶,稳外贸任重道远「问计2022」
张智/文
在世界经济充满变数的阶稳2021年,外贸却走出了一道意想不到的上扬线,成了我国经济最有力的支撑之一。
“2021年我国外贸规模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年有望达到6万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增量预计达到1.3万亿美元,是过去10年增量的总和,实现了量稳质升的目标。”12月30日,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总结时表示。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为保障全球供应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海外疫情屡禁不止的背景下,部分东南亚的订单也流向中国。
一季度,各省市纷纷实现双位数增长,湖北、贵州、青海等地区同比增速更是突破80%,创下进出口、出口规模历史新高,超越疫情前水平。随后的二、三季度,进出口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谱写了新的“成绩单”。
不过,与此同时,国际疫情的反复,也使得世界经济脆弱复苏,外需增长乏力,缺芯片、缺集装箱、原材料成本上涨、海运价格飙升、人民币汇率上升等难题,仍横亘在企业面前,我国外贸仍面临着众多考验。叠加2021年超高基数影响,做好明年稳外贸工作仍任重道远。
屡创新高
在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看来,2021年外贸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据了解,自疫情开始以来,外贸企业经历了从停工停产到全面复工、从缺订单到不敢接单、从汇率上升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所有曲折。不过,伴随着疫情的控制得当,中国的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大幅增加。
2021年一季度,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大幅增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27.1%,规模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对此表示,这是全球范围内供给与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贸在服务保障各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创造性实践中,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成长。
而到了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5.8%;进口同比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贸易顺差3.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1%。
“2021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过2020年全年规模,达5.4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3%,比2019年同期增长31.9%。外贸量稳质升的基础持续巩固。”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
其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9.5%,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
一个亮点是,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15万亿元,增长27.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8.5%,比2020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成为外贸进出口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新增备案登记的外贸经营者达到18.4万家,中国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4.1%。
不过,任鸿斌也提醒,2021年中国外贸超出预期,但2022年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供需两端均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仍有难题待解
事实上,2021年下半年,国际上产业链上的冲击已经慢慢延伸至国内企业。
“下半年订单明显减少,订单和订单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11月,几乎没有订单,偶尔有订单利润也很低,日子确实难过。”广东某外贸公司负责人老李表示。
但企业的悲喜并不相通。
对浙江的中小外贸企业来说,订单并不是主要的烦恼,有订单但运不出去,运出去但成本过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一位从事箱包出口生意的负责人表示,2021年以来,其企业订单同比增长了20%,但由于国标铝的价格大幅增长,中美海运价格从以前两三千美元一个集装箱涨到了1.6万美元,成本猛涨。
由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几近瘫痪,大量消费品、工业用品的生产重担落在了中国肩上,从中国运出的集装箱遍布全球,但国外港口堵塞严重,回程的集装箱寥寥无几。自2020年开始,全球集装箱运价持续攀升,部分航线集装箱市场报价一度暴涨至十倍以上。但相比涨价,“一柜难求”才是最尴尬的。按照正常情况,货物从进库到出库只需要3天,但受制于海运不畅,一些企业的货物不断积压。
目前,国内仍有大量的积压订单,集装箱船装载率还处在高位,因此短期内运价难有剧烈波动。
不过,情况也在逐渐好转。数据显示,11月出口新订单指数大幅上行,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5%,比10月上升1.9个百分点,创下了2021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出口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进口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6%;贸易顺差4606.8亿元,同比减少7.7%。
政策精准发力
为了保障出口的活力,相关部门也提出了一揽子应对举措。
比如,商务部要求,要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出运前订单被取消风险等的保障力度。重点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提升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与能力,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同时,任鸿斌表示,要缓解国际物流等外贸供应链压力。鼓励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组织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加强国际海运领域监管,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未来,商务部将持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全球贸易合作水平。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与以往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超前,这对拓宽企业外贸渠道、对冲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培育外贸新动能、缓解外贸进出口困难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美妆产品评测)
-
为确保十月份牢靠斲丧,修筑牢靠晃动的做业情景,下级主管部份及各产煤省区相继召开团聚团聚团聚,安消除了夜会时期煤矿牢靠提防工做。十月份,主产区煤矿安监力度趋宽,有煤矿停止市场收卖,齐力保供;也有煤矿自动 ...[详细]
-
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批发零售业指数有所上升|快讯
摘要: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散发频发,人流物流受阻,市场不确定性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恢复的基础有待稳固。1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1,比上月 ...[详细]
-
已完成4750亿元!铁路投资四季度再加速,超30条铁路项目开工
摘要:连续开工的铁路项目,成了四季度铁路投资加速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四季度,有超过30条铁路项目处于计划开工或者已开工状态,铁路投资进一步加快。 ...[详细]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有下降,餐饮、乘用车收入成拖累项|快讯
摘要: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8%。其中,商品零售36171亿元,同比增长0.5%;餐饮收入4099亿元,下降8.1%。餐饮收入成拖累项。 ...[详细]
-
往年以去,里临国内疫情多面披收,减上乌克兰惊险对于天下经济战提供链侵略影响,我外洋部情景趋于重大,经济社会去世少总体启压。可是,齐年经济社会去世少预期目的战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要收为齐社会用电量删减提供尾 ...[详细]
-
11组央企专业化项目集中签约,国资委透露下一步国企改革新方向
摘要:继7月13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之后,10月31日,在国资委组织下,又有11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受此利好消息影响,11月1日,中国宝武、中国稀土、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等多个参与专业 ...[详细]
-
摘要:“目前,供需采购高峰期逐步来临,玉米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但是当下各地的成交价格较为不稳定。据了解,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价格目前正处在上涨局面,而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玉米价格却出现 ...[详细]
-
挖掘机开起来!1.5万亿基建项目密集上马,四季度专项债或提前下达
摘要:接下来,基建投资或进一步发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专项债持续发力,全力保基建。按照预测,今年四季度有望提前下达部分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规模或为1.46万亿元,助力稳增长。 ...[详细]
-
2022年太先天源低碳去世少论坛于9月1日—3日召开。时期,以“牢靠、绿色、去世少”为主题,由山西省能源局、晋能控股总体、中国能源报、欧盟中国商会主理的&ldquo ...[详细]
-
48%!PMI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但建筑业向好趋势明显|快讯
摘要: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微48,低于预期49,较前值49.2有所回落。中国11月非制造业PMI为46.7,预期48,前值48.7。中国11月综合PMI为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