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景明正清明——各地倡导文明祭扫见闻

  发布时间:2024-06-15 06:00:5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题:风清景明正清明——各地倡导文明祭扫见闻新华社记者节届清明,慎终追远。近年来,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的新型祭扫方式越来越受欢迎。变的是节俗,不变的是文明,无论祭扫 。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题:风清景明正清明——各地倡导文明祭扫见闻

新华社记者

节届清明,风清慎终追远。景明近年来,正清鲜花祭扫、明各明祭家庭追思、地倡导文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的风清新型祭扫方式越来越受欢迎。变的景明是节俗,不变的正清是文明,无论祭扫形式如何改变,明各明祭中华民族祭奠先人、地倡导文寄托哀思、风清缅怀英烈等清明传统文化内涵始终没变。景明

人生尽处 春满花枝

4月1日下午,正清在湖北武汉市石门峰纪念公园,明各明祭山丘绵延,地倡导文鲜花翠柏,一场集体公益生态艺术葬正在举行。忽而雷声阵阵,春雨降下,挽歌轻轻奏响,青年舞者在雨中起舞。起灵、送行、落葬,亲友们手捧花束,目送22位逝者在此长眠。

“母亲是一名从业40年的医务工作者,她认为我们来自自然也应归于自然,要求死后选择无污染的环保葬礼。”一位逝者家属说。

相关负责人柯明介绍,本次生态艺术葬在创意花束、胸针等设计上运用了因冻雨受灾的松木,传递了生态理念,用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法诠释生命的厚重绚烂与温暖情感。

据了解,石门峰纪念公园已连续8年举办集体生态葬活动,目前已有2000多位逝者安息于此,与苍柏青松为伴。

湖北武汉市石门峰纪念公园的集体公益生态艺术葬现场。新华社记者 熊翔鹤 摄

“为亲人写下心里话,寄托对他们最深的想念。字短情长,细腻芬芳……”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吉林长春华夏陵园以“我们都好,只是想你”为主题,打造免费开放的公益祭思祠堂。

3日上午,在长春华夏陵园内,市民走进铺满绿色地毯、布满鲜艳花朵的祭思祠堂,或献上鲜花,或将思念写在一片“树叶”上投入“生命之树”,或现场作画放到相框内。

“公益祭思祠堂吸引了更多人用绿色低碳的方式寄托哀思。”长春华夏陵园总经理助理辛颖说。

“云”上祭扫 遥寄哀思

“没想到科技也能给祭扫带来这么多便利。”因为村里有“深埋不留坟头”的安葬传统,以前,山东东营广饶县李鹊镇赵寺村的田先生并不容易能精准找到已故父母的墓穴。而现在,他在“数字公墓”平台上输入墓穴的坐标位置,用手机导航就能找到了。

2023年下半年,广饶县在有“深埋不留坟头”安葬传统的乡镇,创新推出“数字公墓”。广饶县殡葬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公墓”既有虚拟的部分,又有实体化的“数字公墓”示范园,可供亲友到现场祭扫、寄托哀思。、

重庆市松鹤园陵园工作人员正在为代客祭扫做准备工作。(重庆市沙坪区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用更环保、绿色的方式寄托哀思,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在长春华夏陵园微信公众号上,陵园推出云纪念、云祭扫服务,人们可以为故人敬献鲜花、点亮蜡烛,还可以写下想对故人说的话,通过“天堂邮局”传送思念。记者在“华夏云纪念”主页里看到,已有105万人次以此方式表达了哀思。

“在母亲的忌日我会到现场祭拜,在清明节就通过线上祭扫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不论以什么形式,重要的是表达心中的爱和思念。”长春市民黄晓说。

插柳踏青 向上而生

以中国传统祭祀祈福和诗酒花茶为主题的清明文化节3月30日在重庆福果山生命纪念园举行。活动现场,有锦鲤放生、花灯祈福、丝带祈福、吃清明粑、放纸鸢等“福文化”体验;有《大国英姿》《说唱脸谱》等传统文化节目表演;还有团扇题诗、酒文化品鉴、插花艺术体验、明前新茶品鉴等活动,为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清明踏青体验。

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当地学生参加鲜花祭奠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梅花、樱花、梨花竞相绽放。古城街头,投壶、锤丸、蹴鞠等传统民俗活动令人应接不暇。在台儿庄古城无名英烈遗址处及大战遗址公园内,游客们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默哀致敬。

“刚才,我和家人参加了祭奠活动。革命先烈的故事激励我们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蓬勃的朝气面对生活。”来自江苏的游客赵女士说。

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公祭典礼上,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参祭人员依次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并在陵园中种植桥山柏,让巍巍轩辕殿、苍苍桥山柏见证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凝聚中华儿女奋进力量。(记者丛佳鑫、熊翔鹤、周思宇、赵丹丹、王佳琳)

来源:新华社

  • Tag:

相关文章

  • 乌克兰宣告掀晓撤回反华申明联署

    新华网基辅6月26日电 记者李东旭)乌克兰社交部24日早宣告申明,夸大乌圆看重同中国的策略水陪关连,并于25日宣告掀晓撤回对于西圆总体国家建议的“新疆人权形态散漫申明”的联署。乌克兰常驻日内瓦代
    2024-06-15
  • 清明节假期首日各地接待现场祭扫群众2000多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高蕾、杨湛菲)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记者从民政部清明节祭扫工作办公室了解到,全国有5.76万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2473.07万人次,接待
    2024-06-15
  • 今起至27日厦门气温将持续走低 最高温17℃

    东南网2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建民)龙年首场寒潮已经到厦门“上岗”!昨天白天,厦门城区最高气温普遍在21℃—24℃,厦门本站最高气温21.2℃,相比前天下降了7
    2024-06-15
  • 厦门发布最新通告 鼓励建设智能充电控制设施

    东南网2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朱黄)2月28日,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居民住宅火灾防范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为吸取南京“2·
    2024-06-15
  • 2021中国—东盟可延绝去世少开做年行动正在京启动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下敬)28日,2021中国—东盟可延绝去世少开做年行动正在京启动。正在当天妨碍的启动仪式上,去世态情景部副部少赵英仄易远展现,中国与东盟竖坐对于话关连30年去,双圆正在去世态
    2024-06-15
  • 厦门地铁6号线集同段滨海西大道站 分段开挖基坑

    地铁6号线集同段滨海西大道站进入基坑开挖阶段。记者 王协云 摄)项目名片地铁6号线集同段工程是深入同安城区的首条地铁线路,起于华侨大学站,止于同翔高新城站,全长30.67公里,包含华滨段华侨大学站至滨
    2024-06-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