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罗沙)公共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最高治危罪典社会安定有序、法发法惩国家长治久安,布依人民法院近年来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共安依法判处了一大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分子。全犯最高人民法院2日发布5个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型案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最高治危罪典提升案件审判效果。法发法惩
据最高法介绍,布依这5个案例有效回应实践中存在的共安危害公共安全刑事案件法律适用、刑事政策把握方面存在的全犯问题。“李某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中,型案被告人从建筑物高层上先后将空啤酒瓶、最高治危罪典玻璃杯扔向学校操场,法发法惩且在抛掷啤酒瓶时已经看见楼下系学校操场、布依有学生正在操场上锻炼,造成被害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该案涉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问题,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标准。
“刘某魁、孙某梅非法买卖枪支案”明确,审理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不能唯枪支数量论,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枪口比动能等在内的案件各方面情节,合理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确保罪责刑相适应。该案经最高法复核发回重审,一名被告人被免予刑事处罚。
此外,“王某岗破坏易燃易爆设备案”明确破坏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盗窃油气导致发生火灾的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同时构成盗窃罪的应择一重罪处罚。“祁某华重大责任事故案”涉及近年来发生的一起重大建筑物坍塌事故,明确对于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起最关键作用的首要责任人要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吴某波危险作业案”明确了危险作业罪这一新罪名的定罪标准,有利于有效惩治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最高法指出,各级人民法院要不断加强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归纳总结,正确理解、准确适用法律,确保相关案件特别是影响重大案件得到依法妥善处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依法履行好司法建议职责,督促有关部门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相关文章:
- 雄安这五年:4000亿元投资、45万亩秀林、6万人喜迁新居,“千年大计”徐徐展开
- 3.9%!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逾20%|快讯
- 全球PMI持续下降,外需不振或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快讯
- 猪企首份三季报出炉!天邦食品今年以来赚了10个亿,养猪的春天回来了吗?
- 坚决制止一刀切、层层加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点名郑州、深圳等地|快讯
- 同比增长17.2%!前10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势增长,旅游服务持续回暖
- 国企改革决胜收官之年,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2022中国经济年报
- 个人养老金元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跑出加速度|2022中国经济年报
- 正常生产却排污数据突然消失,金禾实业环境违法悬案终落幕!公司回应“整改工作已完成”|环保利剑
- 汽车购置税领跌,前11月财政收入下降3%|快讯